花椒的栽培技術
(一)栽植方法
(1)栽植時間:花椒苗的栽植期,應根據各地氣候特點和苗木生長情況而定。一般來說,可分為春、秋兩個栽植季節(jié)。在春季氣候干燥、土壤水分少的高寒地區(qū),以秋季栽植為好。在這個時候,如椒苗長的較老,即可在8—9月份栽植,如椒苗頂梢較嫩,可推遲到9—10月份栽植。秋季栽植椒苗,要把嫩梢、嫩葉剪去一部分,以減少水分蒸發(fā),提高成活率。春季雨水較多的丘陵中山地區(qū),以早春花菽苗發(fā)芽栽植為好。“春分”前10天,后10天為最佳期,如遠地運苗來栽植,必須在苗發(fā)芽前進行。運輸前應將苗進行包裝處理。如有稻草包概括后,再將幼苗根部裝于塑料袋中保溫(不能將全株裝入塑料袋內)。
(2)挖穴栽植:為了使花椒定植后,生長發(fā)育良好,栽植時應挖大窩,施足底肥。一般定植窩穴50—60厘米見方,每株施農家肥3—5公斤,過磷酸鈣50克,肥料要與土壤拌勻,并加入100克鮮石灰粉,以防根腐病。栽植填土,灌水后,要用土再蓋窩,防止窩內土壤水分蒸發(fā)。碎石多的地方,采用碎石蓋窩的方法效果更好。
(3)定植株行距:根據地形、土壤肥瘦、花椒品種和今后采取的生長管理技術措施等來決定。成片純花椒林一般采用1.5×2.5米的株行距。若農、林間的花椒園,則一般用4×5米的行距。其原則是:坡度大的,株行距小,坡度小的,株行距大。土壤肥厚的,株行距大;土壤瘠薄的,株行距小。株形大的,株行距大;株行小的,株行距小。如平地椒園因需實行機耕,可用條栽或寬窄定植行距。既要充分利用地力與光能,又要適應花椒生長發(fā)育,達到花椒豐產、穩(wěn)產、質優(yōu)、長壽的目的。
(4)苗木管理:帶葉栽植的花椒苗,如遇枝葉萎蔫卷曲,可知覺再剪去一些葉片,保持水分供需平衡,以利苗木成活。風大地區(qū),應在苗木旁邊設立支柱,防止吹動苗木,影響成活。因灌水使苗木歪斜時,要及時扶直。如遇天氣久旱不雨,及時灌水,待土壤表土稍干,就及時鋤松表土,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。但灌水次數不宜過多,以免破壞土壤結構,影響新概括生長。栽植后為了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,還可在窩內蓋草或碎石。同時,還要注意避免人畜踐踏等危害。
(二)土壤管理
(1)深翻熟化土壤:深翻土壤,擴大樹窩,才能達到熟化土壤的目的?;ㄝ氖且辉蹨\根性樹種,側根發(fā)達,根系旺盛生長,大需要有通氣良好和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條件。具體作法是:花椒樹冠下面淺挖,樹冠外面深翻,以免傷根。行間一般深挖33—66厘米。在深翻坑土時,結合施以有機肥料作基肥,增加土壤有機質。若是粘重土,深翻時應摻沙,以改良土壤結構。
新栽植的幼樹,都要進行輪換擴窩,以利花椒幼樹根系生長發(fā)育。在荒坡荒山上建立的花椒園,由于土層淺薄,土壤結構差,擴窩工作尤為重要。
深翻以后,土壤中的空氣、水分裝況得到改善,有利于土壤有機質和礦物質肥料的分解和轉化,這就提高了土壤的肥力,同時深翻坑土,增施有機肥料,能促進土壤熟化,改頭號土壤結構,有利于花椒根系的生長發(fā)育。
(2)椒園間作:椒園間作,既能合理利用土地,增加花椒的生長發(fā)育。應選擇生長期短、植株矮小,有一定經濟收入的作物間作。武都洛塘區(qū)椒農的經驗,椒園間作以種植豆類作物為宜。豆類作物有根瘤菌,可固定氮素,增加土壤肥力,有利于花椒生長。小麥、玉米等高稈作物不宜種植。小麥澆水次數多,使花椒易染根腐病,玉米的高稈,影響花椒的光照,不利花椒生長。如有些椒園間作兩季小麥后,就出現椒樹死亡現象。
(3)培土(換土):目前絕大部分花椒樹栽培于山坡地及地埂上,水土易于流失,所以必需注意在花椒根系周圍進行培土,特別是在瘠薄的山坡地上栽植花椒,培土尤為重要。高寒山區(qū)培土,可以增加土溫減少霜凍。在冬春干旱的地方,培土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。一般在晚秋時節(jié)進行。坡度較大,土層較薄的椒園,可以年年培土。
(4)中耕鋤草:雨后椒園進行中耕除草,可切斷土壤毛細管,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。并鏟除了與花椒爭奪水肥的雜草,以利花椒生長發(fā)育。
(三)施肥
花椒的正常生長結果,需要從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氮、磷、鉀、鈣、鐵、鎂、硫以及硼、鋅、錳等多種營養(yǎng)物質。尤其需要量較多的是氮、磷、鉀?;ń吩谏L發(fā)育的年周期中,要經歷根系生長、抽梢、開花、果實膨大、花芽分化等生命活動。這些活動需要充足的養(yǎng)分供給,才能正常生長發(fā)育。尤其是盛果期,營養(yǎng)消耗量更大,每年要從土訓中吸收大量養(yǎng)分,致使土壤中營養(yǎng)缺乏。因此,只有及時施肥補充土訓中的養(yǎng)分,才不會造成養(yǎng)分的供需矛盾。
1、施肥方法
酸性土壤宜多施堿性肥料;堿性土壤宜多施酸性肥料。砂土保肥性差,宜勤施;粘土保肥力好,可以適當重施。
花椒園的施肥方式,有穴施、環(huán)狀溝施、放射溝施、短條溝施等,平地椒園多用環(huán)狀或放射狀溝施;山地、坡地椒園,宜采用穴施或短條溝施,無論那種施肥方式,施肥的溝穴都應該挖在樹冠外緣下。因為在這個區(qū)域內椒的須根分布很多,有利于吸收。將肥料施于根頸部或樹冠以外,都會造成肥料的浪費。施肥后,必須立即覆土,防止養(yǎng)分揮發(fā)。
此外,還可以利用枝、葉、果實個有不同程度吸收營養(yǎng)元素的能力,在樹冠上進行根外追肥(葉面施肥)。以滿足花椒樹某種肥料的需要。在花椒謝花后到收獲前15—20天,用磷酸二氫鉀復合肥料進行根外追肥,可增產8.5%。
2、施肥時間和用量
(1)基肥:摘椒后直到次年春季花椒發(fā)芽前,均為基肥施用時期,但以摘椒后立即施用基肥為最好。基肥以有機肥為主,并混合施入磷肥。秋季施基肥,土壤潮濕,地溫較少高,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,使有機物有效地轉變?yōu)闊o機鹽,迅速被花椒根系吸收,增加樹體營養(yǎng),起到恢復樹勢的作用。同時,還有利于提高冬季土壤溫度,促進花椒來年正常生長發(fā)育。
如果在秋季因故未能將基肥施下,則需在冬季結凍前繼續(xù)補施。冬季施肥,在氣候干燥、土壤水分少的地區(qū)應多澆水,如果摻入50%的沼氣水更佳。
基肥施用時,依樹株大小和產量的高低而定。一般6—7年生的花椒樹,結花椒1—2公斤的單株,可施草糞(圈肥)5—10公斤,并混以150—250克過磷酸鈣(磷肥)。
(2)追肥:以腐熟人、畜糞或氮素無機肥料為主,配合施以鉀肥?;ń纷贩?,在一個生長年周期內,最少不得低于兩次。第一次追肥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追施一人、畜糞。促進新梢健壯生長,增加葉懲厚度,提高光合作用能力。并對提高座果和幼果發(fā)育均有很大的作用。第二次追肥,在6月下旬至7月初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,以促進花芽和果實膨磊。這次追肥,如能及時施下,不僅能促進當年增產,提高花椒品質,而且,還為下年繼續(xù)增產打下基礎。
追肥施用量,6—7年生貢椒,第一次追肥,每株施人畜糞5—10公斤,第二次施速效性氮肥50—100克。若追施其它肥料,可適當增減,靈活掌握。
(四)冬季管理
花椒樹的耐用寒能力較弱,必須注意冬季氣候變化。做好椒樹越冬管理工作,是保證椒樹正常生長不可忽視的重要措施。
(1)涂白:用石灰粉加水攪拌成糊漿,刷在椒樹干上,可防冷空氣襲擊。
(2)裹草:在入冬前,要用麥草或草袋裹在椒樹干上,用繩子捆扎,免遭凍害。
(3)施暖肥:在進九前,將熱性的牛馬羊糞和油渣,池泥等肥料施在椒樹根部。施肥時可刨開樹干周圍15—25厘米的表土,按樹大小和肥料種類每株施肥5—10公斤,然后用土埋住。
(4)澆水:在施上保暖肥后,接著給椒樹澆1次過冬水,澆后隨時鋪上一層砂或碎石。只能采用單侏澆水的方法,決不能漫灌,嚴防水分過多,地溫下降,使椒樹受凍。
(5)在入冬前,給椒樹噴灑1—2次高濃度的草木灰液,也能防止樹受凍,并能殺菌滅蟲,一舉兩得。
(五)整形修剪
整形修剪是花椒生產上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。通過整形修剪,使花椒得到合理的樹體結構,充分利用空間、光照及營養(yǎng)條件,以達到豐產、穩(wěn)產、長壽的目的。
整形修剪必須與土壤、肥料、日照、氣溫等條件相適應和配合,才能發(fā)揮積極的作用。如果片面強調修剪的作用,而忽視其它條件或管理措施,不但達不到豐產的目的,而且會造成幼樹延遲結實,大樹低產以及縮短壽命的不良后果。
1、修剪時期
一般來說,從落葉到發(fā)芽前的整個休眠期都可以進行修剪。但是,在有凍害的地區(qū),解凍后到發(fā)芽前的早春進行修剪為最好。這樣能避免剪口遭受凍害。
除冬季修剪外,尚可根據各地的不同情況,進行夏季修剪。如一些徒長枝進行摘心或短剪,對樹冠內外密生纖細枝,及時疏除,以利通風透光和減少養(yǎng)分的消耗。
夏季修剪比冬季修剪對花椒的削弱作用較大,因此,此法多用于幼壯樹時期。目前花椒生產上主要是應用冬季修剪。
2、修剪方法
修剪方法,一般分作疏剪和短剪兩種,疏剪能促進開花結實;短剪有利于抽生強壯的親梢,加強生長。
花椒在幼壯時期,應采取以疏剪為主,疏剪與短剪彩相結合的方法,盛果期,應以短剪為主、短剪與疏剪相結合;花椒衰老時期,主要運用短剪,進行更新。
(1)疏剪是將枝條從基部剪去。其作用:①疏除過密枝、交叉枝、重疊枝、纖弱枝和位置著生不當的枝條,使主側枝配合勻稱,通風透光,節(jié)省養(yǎng)分的消耗。②疏去干枯枝、病蟲枝、減少病蟲危害。③疏去樹冠外圍的密生枝,使樹冠內部通風透光,提高內膛座實率。同時,也起到提高實質量的作用。
(2)短剪是剪去枝條的一部分,其作用:①抑制強旺的營養(yǎng)枝和徒長枝,讓它萌發(fā)側枝成結果枝。②刺激較弱的枝條抽生強壯的新梢或抽生中庸的結果枝。③短剪結果枝,減少花量,增加營養(yǎng)枝,平衡大小年結果。④重剪衰老的主、側枝,刺激發(fā)生健旺的新梢,更新樹冠,復壯樹勢。⑤摘心,也是一種短剪手段,它能及早地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。
3、整形時,首先應考慮光照和通風條件。在通風透光的前提下,逐步培育分布均勻的強健骨架,形成高產穩(wěn)產的樹形結構,但是,由于花椒品種的特性不同,其樹形亦不能千篇一律,例如,貢椒和蜀椒,最適宜的樹形為多主枝叢狀形和自然開心形;秦椒多為自然開心形。
(1)多主枝叢狀形:這種樹形的特點是:基部有主枝4—5個,整個樹形結構呈叢狀。具體整形方法是:一年生花椒苗定植后,在樹干基部選留4—5個健壯而不同方位的新梢作為主枝,剪去纖弱的重疊枝條。第一年,一般不短剪,這樣樹冠擴展快,到第二年,在一部分主枝上部側枝上,即能形成少量的花芽。第三年開始結果。以后,每年注意適當疏除過密枝。進入結果盛大期時,就要運用短剪與回縮剪(將多年生長枝條回縮到分枝處),疏剪相結合的辦法,使其既通風透光,又防止內膛空虛,結實部位外移。
多主枝叢狀形的優(yōu)點是:修剪輕、成形快、樹冠大,結果期和盛果期均早;主枝生長健壯;單株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均高。
(2)自然開心形:自然開心形的樹形結構是:干高20—30厘米,在主干上均衡地配置三個主枝,使每個主枝分別按一定的方向延長,在主枝上選留側枝,并大力培養(yǎng),讓其盡量向外伸展,使冠形成兩層,在主枝及側枝上多留小枝,以增加結果部位。
自然開心形的優(yōu)點是:樹冠開心,光照條件好,有利于內外部結果枝的形成;結果立體化,可提高產量;從屬關系分明,結構牢固,樹冠雖然中空,但可以利用中間產生的徒長枝結果;有利于病蟲害的防治,有利于減少天牛危害和雜草的鏟除;缺點是:主枝數目少;距離近,對空間的利用似乎有一定的局限性。
4、成年樹修剪
花椒的修剪,因品種和樹齡的不同而修剪的方法和程度不同。貢椒和蜀椒的幼壯樹應以疏剪為主,使其迅速擴大樹冠成形。同時,適當多留一些小枝,成為輔養(yǎng)枝、結果枝,以利早結果、多結果。對于強壯的枝條,要放而不剪;對于較弱的枝條要短剪,促使發(fā)生強健枝。短剪宜輕不宜重,一般剪去枝條的1/3或1/4即可。盛果期的貢椒和蜀椒,應以短剪為主。通過短剪不斷更新結果枝組,同時使各級枝條不斷復壯,促進生長和形成結果枝。此外,在這一時期內,還要注意在樹冠內部適當保留一些營養(yǎng)枝,就是徒長枝也要注意短剪利用,以免樹冠內膛空虛,防止結果部位外移。盛果期樹的修剪程度,應以樹而定。一般生長健壯的樹,修剪宜輕;生長衰弱、結果過多的,修剪宜重。有大小年現象的椒園,大年應重剪結果枝,多留發(fā)育枝或促生發(fā)育枝;小年應多留結果枝,適當疏除一些發(fā)育枝,凡是大小年現象嚴重的椒園,如果運用上述修剪方法的同時,再加上其它的農業(yè)技術措施,在3—5年內定能解決大小年現象。
花椒樹潛伏芽的壽命較長,剪口亦較容易愈合,因此,對衰老的樹,應在加強肥水管理的同時,可以進行骨干枝輪換回縮更新?;ń氛晁ダ虾螅皶r進行全株更新。
花椒栽培技術要點
一、種子的貯藏與催芽:
花椒種殼堅硬,油質多,不易吸水,發(fā)芽比較困難,必須進行脫脂處理。如為秋播,可將種子放入堿水中(1公斤種子用堿面25克,加水淹沒種子為度),浸泡2天,搓洗種皮油脂,撈出后即可播種。如為春播,需妥善貯藏,以防經過冬季油分揮發(fā),降低發(fā)芽力。貯藏方法各地不盡相同,主要有以下幾種:
1.草木灰貯藏:即秋天用3—5倍于種子的草木灰加水攪拌均勻,進行貯藏,并經常保持濕潤。
2.泥餅包藏:把種子與沙壤土混合起來,加水拌成稠泥狀(或摻些牛糞)做成泥餅,陰干后放在干燥通風處,作為明春播種用。
3.缸罐貯藏:將陰干的新鮮種子,倒入罐中,上面加蓋,放于陰涼干燥室內,也能保持發(fā)芽能力。
一般在播前15—20天,將貯藏的種子除去雜物后置于向陽處堆高30厘米,灑水并蓋上塑料薄膜,每1—2 天翻倒一次,待大部分種子萌動時即可播種。
二、播種與肥水管理:
秋播在土壤封凍前,春播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,地表10厘米處土溫達到8—10℃時為宜。育苗地應施足基肥,深翻后整平做畦,灌透水。條播,行距20—25厘米,覆土厚1厘米,然后在畦面上覆蓋薄薄一層草或塑料地膜,以保持畦面濕潤,出苗后除去覆蓋物。播種量每畝4—16公斤。苗高4—5厘米時間苗,株距10—15厘米,6—7月間每畝施尿素10公斤,施后灌水,及時中耕除草,雨季注意排澇,一般當年苗高可達70—100厘米。
合理施肥可以顯著增產?;蚀菏⑶锸┙钥?,以秋季果實采收后施入最好,每株溝施圈肥或堆肥25公斤左右,注意肥、土混勻,施后灌水。追肥每年兩次。第一次在萌芽期,可促進梢葉生長,提高座果率,促進幼果生長;第二次在采收后,也可結合秋施基肥一起進行,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根系生長,提高葉功能,增加樹體營養(yǎng)貯藏,對保證翌年增產有重要作用。追肥量成齡樹每次每株尿素0.25—0.5公斤,追肥后要及時灌水。甘肅省干旱年份應注意4、5、6 月份適當灌水,以保證梢葉生長開花和幼果發(fā)育對水分的需要,防止嚴重落果?;ń凡豢?jié)常昙疽⒁馀潘罎场?/span>
三、整形修剪:
花椒喜光,成枝力強,粗壯結果母枝結果能力強,通過修剪,集中營養(yǎng),改善光照才能高產穩(wěn)產。
栽后于 40—50厘米處定干,冬剪時疏去主干下部枝條,保留上部3—6個枝條做主枝,1年選不齊可分兩年完成,將中央直立枝疏除開心。對選定的主枝短截1/3,剪口留壯芽。在離中干50厘米處選留第一側枝,以后每隔30—40厘米分別選留第二、第三側枝,左右排開。對過密結果枝去弱留壯,做到樹冠內外枝不壓枝,分布均勻,處處能伸進拳頭,光照好,又便于采收。疏除過多大枝和過密細弱枝條。回縮結果枝組至后部的壯枝壯芽處,促發(fā)壯枝,更新復壯,通過這樣集中營養(yǎng),復壯樹勢的修剪方法,對壯樹增產有明顯的效果。夏季修剪,一般全年進行2—3次,其主要作用是將過多而無保留利用價值的背上旺梢,徒長枝和背下細弱枝及時抹除或疏除,并疏去樹下萌蘗枝,以改善光照,集中營養(yǎng),提高產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