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(lián)系電話與微信13380017239林小姐
本店供應(yīng)40公分高狼尾草 俗名:大狗尾草、戾草、光明草[湖南.江西]、稂、童粱、孟、狼尾、董蓈、宿田翁、守田、狼茅、小芒草、狗尾草、者鼠根、狗仔尾、黑狗尾草、蘆稈莛、老鼠根、光明草、(狗尾巴草是一年生,狼尾草是多年生)、芮草。須根較粗壯,稈直立,叢生。葉鞘光滑,兩側(cè)壓扁,主脈呈脊,稈上部者長于節(jié)間,葉舌具纖毛,葉片線形,先端長漸尖。圓錐花序直立,剛毛狀小枝常呈紫色,小穗通常單生,偶有雙生,線狀披針形;雄蕊3,花柱基部聯(lián)合,穎果長圓形。
狼尾草自東北、華北經(jīng)華東、中南及西南各省區(qū)均有分布;多生于海拔50-3 200米的田岸、荒地、道旁及小山坡上。日本、印度、朝鮮、緬甸、巴基斯坦、越南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大洋洲及非洲也有分布。
狼尾草可供編織或造紙,作飼料,也可作固堤防沙植物。
形態(tài)特征
多年生。須根較粗壯。稈直立,叢生,高30-120厘米,
在花序下密生柔毛。葉鞘光滑,兩側(cè)壓扁,主脈呈脊,在基部者跨生狀,稈上部者長于節(jié)間;葉舌具長約2.5毫米纖毛;葉片線形,長10-80厘米,寬3-8毫米,先端長漸尖,基部生疣毛。
花
圓錐花序直立,長5-25厘米,寬1.5-3.5厘米;主軸密生柔毛;總梗長2-3(-5)毫米;剛毛粗糙,淡綠色或紫色,長1.5-3厘米;小穗通常單生,偶有雙生,線狀披針形,長5-8毫米;第一穎微小或缺,長1-3毫米,膜質(zhì),先端鈍,脈不明顯或具1脈;第二穎卵狀披針形,先端短尖,具3-5脈,長約為小穗1/3-2/3;第一小花中性,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,具7-11脈;第二外稃與小穗等長,披針形,具5-7脈,邊緣包著同質(zhì)的內(nèi)稃;鱗被2,楔形;雄蕊3,花藥頂端無毫毛;花柱基部聯(lián)合。穎果長圓形,長約3.5毫米。
葉
葉片表皮細胞結(jié)構(gòu)為上下表皮不同;上表皮脈間細胞2-4行為長筒狀、有波紋、壁薄的長細胞;下表皮脈間5-9行為長筒形,壁厚,有波紋長細胞與短細胞交叉排列。染色體2n=18(Tateoka,1953; Chen,Hsu, 1961)?;ü谙那锛?。
生長習(xí)性
喜寒冷濕氣候。耐旱,耐砂土貧瘠土壤。宜選擇肥沃、稍濕潤的砂地栽培。生長在沼澤地。它的莖、葉、穗粒都像粟,顏色是紫色的,有毛。
主要產(chǎn)地
中國自東北、華北經(jīng)華東、中南及西南各省區(qū)均有分布;多生于海拔50-3 200米的田岸、荒地、道旁及小山坡上。日本、印度、朝鮮、緬甸、巴基斯坦、越南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大洋洲及非洲也有分布。
栽培技術(shù)
種植
種子繁殖:直播。2~3月,將種子均勻撒入整好的地上,蓋一層細土。分株繁殖:將草帶根挖起,切成數(shù)叢,按行距375px×250px開穴栽種,蓋土澆水。
田間管理
出苗后,及時拔除雜草,每年施1~2次追肥,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。